诺尔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深入学习贯彻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提升县域经济新活力 实现追赶超越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7-07-24 09:33:20 点击率: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指出,陕西发展上台阶、上水平,难点在县域,潜力在县域,突破口也在县域。落实全会精神,加快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成为县域经济追赶超越乘势而上的战略任务。必须系统谋划,多方发力,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效提升县域活力,持续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把县域经济打造成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撑。

    一是本土经济与招商引资并重,激活县域企业活力。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和细胞,企业家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资源。依托企业家,可以精准发现需求、把握市场机遇、整合产业资源,把有的资源用起来,把缺的资源引进来。只有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切实激发县域经济追赶超越的内生动力。坚持招大引强不动摇。把握产业演进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围绕产业集群、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库。以骨干企业及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为重点,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按照产业布局规划统筹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链条,壮大一个产业。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鼓励“个转企”,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加快发展“回乡经济”和“能人经济”,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兴办实业。加快培育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村商品经纪人,解决好“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支持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坚持专业化分工与协助配套相结合,支持民营企业参加重大工程项目协作配套推进活动,鼓励招引企业在原料供应、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等环节与本土的民营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发展配套产品,形成产业集群。积极扶持各级各类商会和产业联盟,搭建企业协作平台,优化企业协作机制。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条件。作为特色农业大省,我省已经形成了苹果、猕猴桃、核桃、葡萄等优势产业,陕南魔芋、食用菌等林特产品,陕北干杂果、杂粮等土特产品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引导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基地化布局,特别是推动相邻区域协同发展,合理布局,快速做大特色农业规模,为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创造基本条件。

    二是商业模式优化与科技成果转化并重,激活县域创新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创新的重点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向创新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赋予县域专业人才引进方面编制、薪酬待遇等自主权,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和技术骨干。鼓励大中城市人才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到县级等基层服务。注重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各类县级产业园区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孵化器,用好科技成果转让、信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供给、产品设计、分析检测、人才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功能。深化互联网与“三次产业”融合。重点促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能源、生产性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促进产品创新、商业形态创新、生产要素组织方式创新。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推动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等领域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努力使传统动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依托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重点完善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电商网络,培育若干个知名的“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支持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开设特色农产品网店,实现农村商业网点“线上线下”全覆盖。

    三是财政引导与市场融资并重,提升县域资本活力。资金供给不足是制约县域追赶超越的重要“瓶颈”。新常态下,要运用新思维、采取新措施来着力破解资本供给不足“老难题”。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成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由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滚动使用,由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探索成立财政投资控股公司,运用财政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对困难企业的一次性补助变为股权投资,在企业经营效益好转后转向其他困难企业。实施PPP政企合作网络建设计划,鼓励各县级政府根据财力及实际情况,在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积极向社会推出PPP项目。由于政府财政资金短缺,最主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融资。一方面积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网络向县域延伸,支持农业银行向乡镇延伸。大力培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金融主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工具创新,扩大农村贷款抵押范围,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从政策层面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组建融资性担保机构,扶持政策性、专业性担保机构发展壮大。建立县级金融服务中心,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作用。着力推动有条件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培育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上市;选择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着力营造安全、稳定、诚信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是“放管服”改革与“三项机制”并重,提升县域发展环境活力。县域经济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设县级政务(市民)服务中心,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级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多通道模式实现跨网业务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并逐步实现网上受理、审批、监控、限时办结、缴费、咨询等事项,全面实现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力度,切实承接好省市下放的权力,精简前置审批环节和中介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和群众更快捷、更高效地服务。建立投资环境评价机制。加快转变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严格控制对企业进行的各项检查、达标、评比活动,创造亲民、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提升县乡干部专业水平。加大对县乡干部在土地、环保、产业政策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干部专业化水平,为经济主体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到位服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解决水、电、路、讯历史欠账,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让群众生活更加便利舒适,让产业发展更有竞争力。推动“三项机制”落地生根。围绕县域争先进位,体现县域追赶超越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抓紧建立完善导向鲜明、奖罚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县域经济发展绩效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总之,要以制约县域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努力形成资源向县域扩散、人才向县域流动、项目向县域布局、政策向县域倾斜的生动局面。在追赶超越的大局中,挺起县域“脊梁”,提升县域活力,实现县域腾飞。

(作者王健康系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全国青联委员)